1-1、關於新生兒加護病房(NICU)

    關於新生兒加護病房(NICU)





專門照護一些身體健康狀況較差的新生
   兒或不足月的早產兒


通常這些孩子都是出生後還未回家就因
   病情狀況危急送入的


這些孩子要留在加護病房多久也是取決
   於病情嚴重度而言


何謂早產兒:

早產的發生率約占所有懷孕的8~10%,但卻佔新生兒死亡的80%
早產係指懷孕週數滿20週,但未滿37週之生產;出生體重低於2500公克稱為低體重,出生體重低於1500公克者稱為極低體重。
一般而言,出生體重愈低的早產兒面臨的問題通常愈多。因此,早產特別強調妊娠32週以前發生或體重低於1500公克的早產兒。
台灣地區,每年約有近20萬名新生兒(據內政部統計處公佈105年人口出生數為208,440),以目前周產期死亡率 ( 指死產或出生後七日內死亡者 ) 15 ~ 201000而言,每年約 3126~4169 名新生兒死亡,其中極低出生體重早產兒就佔了75%以上,即每年約有2344~3127名極低體重早產兒死亡。
   
除了死亡的威脅外,伴隨早產而來的各種急、慢性問題,常使整個家庭窮於應付。更據統計資料顯示,約一半以上的極低體重早產兒需要靠呼吸器維持呼吸,其他的早產兒合併症如高黃疸血症、敗血症、呼吸道疾病、後晶體纖維化導致失明或顱內出血所遺留的神經的傷害及腦性麻痺等,不但造成孩子一生的陰影,也是家庭甚至社會沉重的負擔。


認識早產的高危險群


早產發生的原因,目前僅有50%可以探知其相關因素 ,大致可由以下幾個方面來分析:


生活行為

營養狀況不良。 抽煙、喝酒。 使用成癮藥物。 工作過度勞累。 衛生習慣不良。 情緒焦躁不安。 貧血...等。
孕前狀況

懷孕年齡小於18歲或大於40歲。 未婚懷孕。 孕前體重不足。 懷孕間隔太密。
曾發生過早產、早發陣痛或妊娠早期~中期流產。 曾患腎盂腎炎。 前胎有子宮閉鎖不全之現象 曾有不良的產科病史。 子宮接受過手術〈如人工流產...等〉。
懷孕期間

感染、發燒。 細菌尿、感冒。 妊娠毒血症、高血壓。 多胞胎。 前置胎盤。 胎盤早期剝離。 早期破水。 羊水過多或過少。 子宮有畸型。 腹部手術。 妊娠12週後曾出血。 身體或情緒方面的創傷。 胎兒染色體異常或先天性畸型。





孕媽咪請留意:容易早產的母體與胎兒

胎盤
前置胎盤,胎盤功能不佳或胎盤早期剝離。




子宮
子宮畸形,例如:雙角子宮或子宮肌瘤造成胎兒成長空間狹小;子宮頸閉鎖不全,或是接受過原位癌之子宮頸錐狀切除或流產手術。




胎兒
1. 先天畸形: 例如,食道閉鎖不全,

    造成羊水過多。
    
2.
子宮內生長遲緩: 胎兒特別的小,

     懷孕時 照超音波可以發
    
  
3.
雙胞胎或多胞胎: 雙胞胎有一半的

    機率會早產,三胞胎的機率更大,
    以此類推。
    
  
4.
胎兒過大: 媽媽本身子宮無法負

    荷,子宮便會提早收縮,造成早
    產。



母體
1.
妊娠高血壓:常會合併胎盤早期剝離,或不適合繼續懷孕而必須及早引產。

2.
妊娠糖尿病:可能會產下巨嬰,子宮不能負荷便會提早宮縮。

3.
孕期感染:例如,泌尿道及生殖系統的感染,容易使細菌跑到子宮內,造成胎盤內絨毛膜及羊膜發炎,造成刺激而提早宮縮破水。

4.
孕期腹部急症:例如盲腸炎或是卵巢扭轉、腹膜炎,發炎組織會刺激宮縮。

5.
母親年齡:超過 40 歲而懷孕早產比率較高, 18 歲以下則是因為社會壓力及本身未發育完全,也容易早產。

6.
不良生活習慣:抽煙、喝酒及濫用藥物都會造成早產。

7.
孕期體重:超過 80 公斤或小於 40 公斤。





優質照護環境

加護病房入口處




護理站



寶貝的家
早產兒~寶貝的家





          

誰會照顧我的寶貝呢?


新生兒專科及兒童重症專科醫療團隊

                                                  

主治醫師

臨床專長
蘇本華教授 ç›¸é—œåœ–片
學歷

(1)中山醫學大學醫學研
                     究所博士班

(2)中山醫學大學醫學研
                   究所碩士班

(3)台北醫學大學醫學系
                  醫學士

經歷:

(1)現職中山醫學大學附
                 設醫院兒童部主治醫師

(2) 現職中山醫學大學附
                    設醫院兒童部兒童遺
                    傳代謝科主任

(3)現職中山醫學大學附
                    設醫院兒童部優生保
                   健諮詢中心主任

(4)  現職中山醫學大學附
                     設醫院兒童部細胞遺
                    傳室主任

(5) 現職中山醫學大學附
                    設醫院兒童部新生兒
                    科加護病房主任

(6) 現職中山醫學大學醫
                     學系教授

(7)現職中山醫學大學醫
                    學系兒童學科主任

(8)台大醫院醫學遺傳學
                     研究員

(9)  中山醫學院附設醫院
                      新陳代謝暨內分泌學
                      研究員

新生兒代謝異常、罕見疾病、先天性缺陷兒、發展遲緩、內分泌及新陳代謝疾病之診斷、治療、諮詢及追蹤、早產兒及新生兒重症治療
 李英齊副教授
 ã€ŒæŽè‹±é½Š  教授」的圖片搜尋結果學歷:
(1)中山醫學大學臨床醫
          學研究所博士

(2)中山醫學大學臨床醫
         學研究所碩士

(3)私立中國醫藥學院醫學
        系醫學士

經歷:

(1)中山醫學大學附設
      院兒童神經科主治醫師
(2)中山醫學大學醫學系
         兒童學科助理教授
(3)彰化秀傳醫院兒童神
         經科主治醫師


兒科學、腦波、小兒神經科學、兒童神經電生理及腦部超音波、兒童發展學、兒童胸腔醫學、早產兒及新生兒重症治療
陳善銘助理教授
學歷:
(1)中山醫學大學醫學系
              畢業
 經歷:
(1)現職中山醫學大學附
              設醫院兒童腸胃科主
               任
(2)現職中山醫學大學醫
              學系助理教授
(3)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
              院兒童部總醫師
(4) 臺大醫院小兒腸胃科
              研究員

 專長:
(1)一般兒科疾病之診斷與治療
(2)小兒肝膽腸胃與營養疾病之診斷與治療
(3)小兒腹部超音波

(4) 小兒消化道內視鏡
小兒腸胃、新生兒呼吸窘迫、早產兒腦室出血、開放性動脈導管、壞死性腸炎、 新生兒肺炎、胎便吸入等早產兒及新生兒重症治療。
王杏安主治醫師

學歷/經歷
(1)中山醫學大學醫學 
        系
(2)中山醫學大學附設 
         醫院兒童部新生兒
        科主治醫師
(3)中山醫學大學附設
         醫院兒童部研究醫
        師
   (4)中山醫學大學附設
          醫院兒童部住院醫
          師
新生兒學、早產兒及新生兒重症治療小兒急診







經本人同意刊登


新生兒科專家
 1.專門從事照護新生兒加護病房的醫師也
    是負責整個醫療團隊的主治醫師。
  
2.每月聯繫召開與參與個案討論會、家庭
    會議、各科臨床晨會。


        經本人同意刊登

護理師
 1.每一位都經過重症護理訓練,負照顧
    2-3位孩子,隨監測
    師及醫療團隊共同協助處理與孩子
    相關的問題
                                                        經本人同意刊登


2.每餐皆會進行口腔清潔,每天進行 一次
   的床邊沐浴


洗澎澎囉
先來洗臉臉(真舒服)



                                     


每天磅體重

看長大一些沒呀~

          

3.2~3小時或寶寶不舒服時,給予翻
   或重新擺位增加舒適感
運用發展性照護擺位- 
(保護寶貝的神經發展)

   擰握照顧法-
   (可減輕寶貝不舒服的感覺)



4.3小時給予蒸氣化痰抽痰後餵
 抽痰
~媽咪我要被捉蟲蟲了,這樣我
才可以用力呼吸唷
PS.寶寶因無法靠自己的力量清除呼吸道的痰液,可能會影響寶寶呼吸,嚴重時甚至會使他們呼吸困難,所以抽痰可協助將氣管內的痰抽出體外,以維持呼吸道通暢



經家屬同意刊登
    

呼吸治療師
     偕同醫師,幫助治療寶寶的呼吸狀況的
   人員。

營養師
   偕同醫師共同,照護寶寶的營養狀況

藥劑師
   偕同醫師共同,給予寶寶的藥物治療。

復健師
   偕同醫護人員,共同評估寶寶的肢體及
   口腔,吮吸吞嚥協調能力,並適時給予
   復健計畫的介

早產兒出院準備個管師
   與病房護理人員、團隊成員、個案及家
   屬共同討論,擬定個案的照護計畫,並
   適時追蹤與修正。


社工師:
   就其家庭組成(決策人員、主要照顧者
   家境、照顧嬰兒的態度評估並指引提
   供社會資源幫助(如經費補助)


本招募資訊內容,禁止修改及轉載,以免衍生爭議或法律責任
未經版主同意禁止轉貼刊


每日的查房
          
(主治醫師每天都會來探視寶貝們的狀況唷!)
              
            經本人同意刊登             

經本人同意刊登
   (診視寶貝們肺部X光狀況)
經本人同意刊登
                 

小心翼翼地幫寶貝
放置
周邊中央靜脈導管
經本人同意刊登
完成囉!可放上一個月的針
(讓寶貝不用天天打針受苦了)


(聽力篩檢)時間到囉!
讓醫師叔叔來看看寶貝的聽力是否通過唷

 (眼底檢查)時間到囉!
讓眼科醫師叔叔來看看寶貝的眼睛
長好了嗎?
經本人同意刊登

  心臟超音波
(醫師叔叔來看看寶貝的心臟的狀況唷!)
經本人同意刊登
                                

最新穎的一氧化氮治療儀-氧氣治療設備
(它可幫助呼吸窘迫的寶貝們渡過最危險的時間) 

有許多住進新生兒加護病房的寶寶,容易出現呼吸窘迫的問題,如果寶寶發生呼吸較喘、二氧化碳濃度過高或呼吸費力,無法穩定血氧濃度時,為協助寶寶有效的氣體交換,就會視情況給予適用的呼吸器。


血氧監視器-可隨時監測寶寶血氧狀況










鼻胃管-
寶寶通常在還無法自行由口餵食時,會經
由鼻胃管來給予母奶或配方奶(通常是放置口腔或鼻腔)
      PS.針對早產兒吸吮或吞嚥反射功能尚未發展成熟、無法直接由嘴巴進食、體重過輕的寶寶,護理人員會從寶寶的嘴巴或鼻子放入一條軟管,以每3小時一次的頻率,直接把母乳或早產兒配方奶水餵進胃部,若寶寶因某些狀況無法進食,也可做為引流胃液使用。此外,醫院會有專用的保存母乳的冷凍庫可用,且對於早產兒來說,媽咪的母乳是最棒的營養來源,所以會鼓勵媽咪正常擠乳,並利用會客時間將母乳轉交給醫護人員,就可讓寶寶享受到天然又健康的營養美食。
     
經家屬同意刊登




  氣管內管-
當寶寶還無法自行呼吸需依靠呼吸器幫助呼吸時會經 由口腔放置此管路以維持呼吸道通暢。
           

鼻式連續性正壓呼吸器-
       當移除氣管內管還需要少部分呼吸器幫忙者會使用此呼吸器

經家屬同意刊登


氧氣罩-
    當移除鼻式連續性正壓呼吸器時還需要少部分氧氣幫忙維持身體血氧者會使用





經家屬同意刊登




靜脈注射(點滴)-
當寶寶營養不足時會由此管路額外給予營養劑



  生理監視器-
可隨時監測寶寶的生命徵象
 (可以監視心跳、血壓、血氧、呼吸)

本招募資訊內容,禁止修改及轉載,以免衍生爭議或法律責任




早產兒寶寶
新生兒加護病房的一天

             由於會客時間有限,爸爸及媽媽沒辦法一整天陪在心愛的寶貝身邊,整顆心都會懸在寶寶的身上,對父母而言,一定會很關心寶寶是如何在新生兒加護病房度過的每一天吧!
          以下表為新生兒加護病房寶寶的日常作息,可供爸爸媽媽做為參考。

上午時段
08:00
大夜班及白班護理人員進行交接班
08:15
由護理人員監測體溫、呼吸、心跳及血壓變化後,協助寶寶蒸氣吸入,再給予抽痰、更換尿布、翻身、擺位,並依據寶寶需求給予每3小時餵食奶水。
09:00
由主治醫師帶領醫療團隊進行查房討論寶寶治療計畫,並由護理人員給予09:00藥物治療,並依據寶寶需要由醫師給予各項檢查及治療。
11:00
由護理人員監測體溫、呼吸、心跳及血壓變化後,協助寶寶蒸氣吸入,再給予抽痰、更換尿布、翻身、擺位,並依據寶寶需求給予每3小時餵食奶水。
11:30~
12:00
會客時間會由負責住院醫師向家屬解釋目前寶寶病況,並給予合適的個別性衛教,若遇到特殊狀況,則由醫護人員另外安排,由主治醫師主持的醫護聯合討論會(包括醫師、護理師、早產兒出院準備師、藥師及社工師)
12:30
寶寶休息時間,醫護人員會輪流至休息室用餐
下午時段
13:00
護理人員給予13:00藥物治療,並記錄當天的護理狀況
14:00
由護理人員監測體溫、呼吸、心跳及血壓變化後,協助寶寶蒸氣吸入,再給予抽痰、更換尿布、翻身、擺位,並依據寶寶需求給予每3小時餵食奶水。
15:00
再由主治醫師帶領醫療團隊進行第二次的查房並由負責住院醫師向當天值班的住院醫師進行交接,以了解寶寶治療計畫達到一致性的照護
16:00
白班班及小夜班護理人員進行交接班
17:00
1.由護理人員監測體溫、呼吸、心跳及血壓變化後,協助寶寶蒸氣吸入,再給予抽痰、更換尿布、翻身、擺位,並依據寶寶需求給予每3小時餵食奶水。
2.護理人員給予17:00藥物治療
18:00~
18:30
會客時間會由當班負責護理師向其父母告知寶寶目前體重及餵食狀況,若有特殊問題再由住院醫師向家屬解釋目前寶寶病況。
19:00
由護理人員監測體溫、呼吸、心跳及血壓變化後,協助寶寶蒸氣吸入,再給予抽痰、更換尿布、翻身、擺位,並依據寶寶需求給予每3小時餵食奶水。
19:30
醫護人員會輪流至休息室用餐
20:00
由護理人員監測體溫、呼吸、心跳及血壓變化後,協助寶寶蒸氣吸入,再給予抽痰、更換尿布、翻身、擺位,並依據寶寶需求給予每3小時餵食奶水。
24:00
1.小夜班及大夜班護理人員進
      行交接班
2.夜裡會依據每個寶寶清醒時
     段給予每日的沐浴,並針
     對不同的需求作適當的處
     置及治療持續監測寶寶的
     狀況直到隔天早上八點














沒有留言: